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书信中的三国往事

2023-06-18 14:59:46 来源:正观新闻

后人眼中的三国,大致有两种侧影。一种是赵翼与罗贯中式的“文化中的三国”,纹理细密,意蕴悠长。它可能来自史论,如《廿二史劄记》;也可能来自小说,如《三国演义》。另一种是陈寿与习凿齿式的“史书中的三国”,条线粗犷,掷地有声。它可能源于官修,如《三国志》;也可能源于私撰,如《汉晋春秋》。这些作品的伟大固然立足于三国的精彩纷呈,但它们本身的影响之大、流传之广,也成功反哺了三国,将其刻画成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。

不过,这些杰作在吸引后人注意力的同时,也使后人更容易忽略另一种三国:那就是“文书中的三国”。

何为文书?郑有国在《简牍学综论》指出:“文书即公私往来的信函、公文、案卷、契约、文稿。”古代的文书有官文书和私文书之分,由官方制定实行的公文即为官文书,私人间往来的文字则为私文书。大致而言,文书即是官府公文与私人书信的总和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《简牍学综论》

自秦代开始,朝廷便已是无事不成文,秦简中有“有事请殹(也),必以书,毋口请,毋羁请”的记载,意思是下级有所请示须采取书面方式,不能口说或代为请示。汉承秦制,“文书行政”体系进一步发展。西汉以官文书为主,东汉随着世家大族的兴起,私文书逐渐增多,并能与官文书分庭抗礼。可想而知,秦汉之后所有的重要历史事件,必然都会在文书中留下清晰印迹,也因此,文书如同时代的活化石,经历千年依然能够用富有时代感的文字彰显出岁月的肌理——这一点,但为文书,官私皆然。

官文书里的帝王之策

如果说古代的皇帝是“第一公务员”,那这位“第一公务员”写的第一份官文书会是什么呢?答案是告天文。告天即祭告天帝,君主——尤其是开国君主登基为帝时,需要向天下百姓申明自己天命的合法性,以巩固王朝正统,而记载这一合法性逻辑推演的公文便是告天文。

虽然东汉自董卓之乱后便陷入了“郡郡作帝,县县自王”的局面,但众诸侯若真想迈出称帝这关键的一步,空有实力却远远不够。建安二年(197年),割据淮南的袁术在取得玉玺后悍然称帝,很快便众叛亲离,身死国灭。翦伯赞曾说曹操是“把黄袍当成衬衫穿在里面”的政治家,其实这一比喻也符合汉末大多数诸侯的心态,如荆州牧刘表“郊祭天地,拟仪社稷”、益州牧刘焉“造作乘舆车具千乘”,但都只敢行天子之实,不敢拥天子之名。

通常而言,新王朝在一匡天下后会自然获得“天命”,然而三国时期天下三分,曹魏、蜀汉与孙吴均在未完成统一大业的前提下各自建国,于是各君主的告天文想要理顺各自称帝的逻辑便更为困难。在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,曹丕、刘备和孙权各自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关键词。

清初,八色套印本《绣像三国志》内页

曹丕的帝位,是通过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禅让得来,其程序合法性最为充分,因此他的关键词是“禅让”。汉献帝在位末期,朝廷实权已经完全被曹丕攫取在手中,于是在群臣的逼迫下,汉献帝不得不连续下六道禅位诏书。在诏书中,汉献帝反复强调天意民心均已经转移到了曹氏,他本人非常景仰史上名君尧禅位于舜的美谈,希望将自己的帝位禅让给更具德行的曹丕,这便是“法尧禅舜”。延康元年(220年),在连续五次假意推辞不成后,曹丕终于“勉为其难”地接受了汉献帝禅位的旨意,即皇帝位,成为曹魏的开国君主。

有了前朝皇帝本人的背书,曹丕称帝在程序上最具合法性,因此他的《受禅告天文》写得理直气壮。在责备了汉朝“四海困穷,王纲不立”的困境后,曹丕强调“汉主以神器宜授于臣”这一法律事实,在“天命不可以辞拒”的责任感的驱使下,他只能登坛受帝玺绶,履行改朝换代的义务。

曹丕当时的实力可谓“十分天下而有其九”,再加上汉献帝的禅位,称帝一事可谓事实清楚、证据确实充分。但是,当时的刘备偏安西南一隅,又没有汉献帝的背书,他的称帝大计又如何开展呢?

显然,刘备的关键词是“血统”。但历史不是小说,刘备不可能仅仅借着一个“皇叔”的名分就可以轻松位登九五,他需要一份有说服力的告天文,同时解决疆域不广、帝位无传承两个难题——而零陵名士刘巴的《为先主即皇帝位告天文》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。

刘备领土狭小,刘巴便说“汉有天下,历数无疆”,意思是汉代几次失去过疆土,但都顽强地存续下来。至于曹丕获得了汉献帝禅位一事,刘巴干脆在事实上予以否认。他宣称汉献帝其实已经被曹操、曹丕父子杀害,曹丕称帝犯下“窃居神器”的滔天罪行。因此,当今的天下处于天命无人答、祖业无人守、四海无人主的境地。刘备作为唯一尚有复兴汉室可能的汉皇后裔,当然不得不称帝以延续汉朝的香火了。因此,刘备并非改朝换代,他称的帝依然是汉帝,汉朝也因为他的称帝而没有灭亡。

汉献帝是生是死本不难判断,但刘备割据益州,当地与中原通信不便,因此汉献帝被害的谣言在益州广为流传。从“谁得利、谁主谋”的视角来看,这一谣言的源头可能正是刘备本人,因为刘备也的确像模像样地确认了汉献帝已死,并追谥其为“汉愍帝”。谥号在人死后方可追加,汉献帝本名刘协,后人通用的“汉献帝”是曹魏在其死后追加的谥号。当刘备站在“汉愍帝”的尸体上称帝时,尚在人世的刘协真不知要做何感想了。

刘备毕竟是汉室宗亲,用汉献帝已死的谎言就能勾勒出称帝的合法性。那孙权呢?孙权既没有禅位的程序正义,也没有血统的继承关系,他要如何称帝呢?

这可难不住江东君臣。晋代张勃的《吴录》中记载了孙权于黄龙元年(229年)所用的告天文,文中一开始直言不讳地否定了东汉与曹魏的正统。孙权认为汉朝“行气数终,禄祚运尽”,从而导致“孽臣曹丕遂夺神器”。汉朝气数已尽,曹魏得国又不正当,于是此时的天下自然陷入了“皇帝位虚,郊祀无主”的境遇。面对“天命”这一“无主物”,“志在平世”的孙权勇于承担起天命就显得顺理成章,因此看来,孙权称帝的关键词,非“先占”莫属了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孙权认为汉朝已亡,这在事实上已经否定了刘备所建蜀汉的合法性,至少是没有承认刘备的蜀汉是东汉的继承王朝。但是,孙权并没有将笔锋直指蜀汉,这是为了维护与蜀汉的军事联盟。但即便如此,孙权称帝还是在蜀汉朝廷引发了震动,因为蜀汉毕竟是以汉朝正统自居,如何能与叛汉之国保持外交关系呢?《汉晋春秋》中记载了蜀汉群臣“宜显明正义,绝其盟好”的建议,但蜀汉事实上掌舵者诸葛亮在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局势之后,只能在“权僭之罪,未宜明也”的叹息中遣使庆祝孙权称帝。

庄子云:“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。”历史的真相固然如此,但在文化、道德、传统的综合作用下,即便是曹丕、刘备、孙权这样的君主也依然要费尽心思建筑各自的天命。《三国演义》中“尊刘抑曹、崇蜀寇魏”的“民心”只源于想像,汉末的枭雄们面对的共同现实,是如何从汉朝不容置疑的正统中抽离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合法性。曹丕拥有程序正义,刘备拥有血统正义,因而称帝相对简单;而缺乏这两个前置条件的孙权,就只能韬光养晦、静待天时了——这些历史的辛秘不为外人所道,却在一封封官文书中,表露无遗。

《廿二史劄记校证》

私文书里的兵家之谋

三国的官文书暗藏玄机,私文书也别有深意。

建安十三年(208年),长江之畔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著名战役:赤壁之战。这一战可谓真正意义上的群英荟萃,曹操、刘备、孙权三方的重要谋臣、战将悉数登场,《三国演义》更是用了整整八回的篇幅描绘这一波澜壮阔的图景。在小说中,曹操在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周瑜等人的联合阻击下铩羽而归,终身再未动南下的念头,汉末的局势从此坚定地向三足鼎立发展。不过,小说终究只是小说,在战场之外,这些英雄之间的书信却揭示了三国历史走向的另一种可能。

将视线放回至赤壁之战前夕,此时距曹操出兵南下荆州不过三个月。荆州牧刘表病死,其继承者刘琮举州而降,客居荆州新野的刘备被杀得接连逃窜,统一的曙光在汉末以来分崩离析的大地上首次浮现。曹操深谙兵法,曾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他当然知晓书中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”的用兵之道。为了不战而克江东,翦灭孙权和刘备残党,曹操一边对率众而降的刘琮大为优待,另一边则寄给孙权一封简短的信:

“近者奉辞伐罪,旌麾南指,刘琮束手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,方与将军会猎于吴。”

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中也收录了这封信,但将其改为檄文,且字句上颇有出入:“孤近承帝命,奉词伐罪。旄麾南指,刘琮束手;荆襄之民,望风归顺。今统雄兵百万,上将千员,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,共伐刘备,同分土地,永结盟好。幸勿观望,速赐回音。”

《三国演义》中,孙权帐下以张昭为首的众谋士在看到檄文后均力主降曹,唯鲁肃坚持抗曹,这一点与史实基本吻合。《三国志》记载了当时重压之下心惊胆战的江东将相:“曹公新得表众,形势甚盛,诸议者皆望风畏惧,多劝权迎之。惟瑜、肃执拒之议,意与权同。”可想而知,曹操与不战而克江东的目标之间,其实只隔着周瑜、鲁肃和缺乏威望的少主孙权三人而已。

不过,《三国演义》在此也有失实之处,那就是过分夸大了刘备的力量。历史上曹操写给孙权的信,根本没有提刘备一个字,而且直接与孙权相约会猎于吴——在这位枭雄眼中,节节败退的刘备残党和弹丸之地江夏根本不值一提。

孙权的反应如出一辙,当周瑜献上抗曹之策时,孙权回应道:“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,徒忌二袁、吕布、刘表与孤耳。今数雄已灭,惟孤尚存,孤与老贼,势不两立。君言当击,甚与孤合,此天以君授孤也。”老贼自是曹操,在孙权眼中,能与曹操并称的诸侯有袁术、袁绍吕布、刘表和他自己,如今前面四人已死,天下唯有他孙权能与曹操一争长短。当时刘备依然在世,但哪怕是在初出茅庐的孙权眼中,也不过是个不成气候的落魄军阀而已。

曹操的目标宏大而单纯:他要整个江东,进而统一天下;孙权的目标则是阻止曹操这一计划。不过,抗曹只是第一步,江东的下一步该何去何从呢?《三国演义》中给的路线,是联刘抗曹、三分天下;而历史的真相则是,孙权将在周瑜和鲁肃的支持下平定整个南方,与曹操划江而治。在赤壁之战前的中原大地上,主宰天下大局的英雄只有两位:曹操和孙权。而刘备,并未出现在这两个人眼中。

几个月后,曹操战败北还,周瑜一战成名,立刻献上了二分天下之计:“乞与奋威俱进取蜀,得蜀而并张鲁,因留奋威固守其地,好与马超结援。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,北方可图也。”其规划大意是与奋威将军孙瑜一道先取益州(蜀),而吞并汉中(张鲁),之后留孙瑜守益州并与凉州马超结盟,周瑜回荆州伺机而动。这一计策其实与诸葛亮“隆中对”中的“跨有荆益……外结好孙权……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”的规划完全一致,唯一不同的是诸葛亮还需要与孙权结盟,而孙权则可以独自完成北伐大计。

可惜天妒英才,周瑜还未来得及实施此计划就病逝了。临终前,他留给孙权一封信,其中记录了三条计策:一是坚持“规定巴蜀、次取襄阳”;二是提醒孙权“刘备寄寓,有似养虎,天下之事,未知始终”;三是举荐鲁肃,认为其“临事不苟,可以代瑜”。第一策将被诸葛亮实现;第二策将在不久后应验,而第三策则是将南北二分之计寄托在了与其相知的鲁肃身上。
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鲁肃一边倒地联合刘备,事实上鲁肃同样是周瑜二分天下之计的践行者。与诸葛亮“隆中对”相对,鲁肃同样也提出了“榻上策”,其核心便是“竟长江所极,据而有之,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”。如果周瑜、鲁肃的计策得以实现,又岂有刘备、诸葛亮成名的机会呢?只是时也势也,周瑜未竟之志,鲁肃也没有完成。

许多年后,曹操在写给孙权的另一封信中写道:“赤壁之役,值有疾病,孤烧船自退,横使周瑜虚获此名。”再后来,曹操兵发濡须,与孙权对峙良久后,孙权给曹操又写了一封信:“春水方生,公宜速去。”晋人胡冲在《吴历》还记录了随信同寄的别纸一张,上面写道:“足下不死,孤不得安。”

看到这句挑衅之意十足的赠言,枭雄曹操显然会想起赤壁之战前夕,志得意满之时挥毫写下的“方与将军会猎于吴”。只是时代变了,曾经不被曹操、孙权看得起的刘备此时已经成长为西南的雄主,他们更没有想像到的是,后人对蜀汉的崇拜将改变真实的历史叙事,让赤壁之战的主角成为彼时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。

当然,曹操与孙权完全不必在意,因为隐藏在这几封书信中的三国往事,有着完全不输于小说的精彩纷呈。

《汉晋春秋通释》

结语

史书、史论中的三国,是后人眼中的三国;而文书中的三国,则是三国人眼中的三国。后人眼中的三国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信息讹误、个人好恶、研究水平等干扰项,因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失真;而三国人眼中的三国则更真切、更直接、更深刻。纵然出于某些利益纠葛和政治考量,时人往往会将真正意图隐藏在春秋笔法之中,但哪怕是曲笔,也依然是三国历史最为坚实的组成部分。

窥斑而知豹,落叶而知秋,那阅文书呢?三国大可知。

参考书目

1.《汉晋春秋通释》,晋·习凿齿/著 清·汤球、黄奭/著,人民出版社,2015年7月版

2.《简牍学综论》,郑有国/编著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8年版

3.《廿二史劄记校证》,清·赵翼/著 王树民/校证,中华书局,2013年3月版

4.《乱世来鸿:书信里的三国往事》,成长/著,现代出版社·简策博文,2022年3月版

《乱世来鸿:书信里的三国往事》

(来源 澎湃新闻)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非技术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